欢迎光临北京传世国际中医药研究院官方网站!  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学术交流 >> 技术论文
  技术论文
康尔讲堂 第533讲 中医的科学股份
发布时间:2025-05-08  阅读:121次

康尔讲堂 第533讲 中医的科学股份

讲解/康尔(邓理斌)


科技赋能,让中医焕发新生

近年来,中医在运用现代仪器设备和技术的过程中,遭到一些质疑,有人认为这是中医西化的表现。但实际上,中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,并非是对自身的否定,更不是西化,而是借助科技力量,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有力举措。

借助科学技术,从未改变中医的本质

中医的理论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,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,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的方法,探求病因、病性、病位,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、经络关节、气血津液的变化,判断邪正消长,进而得出病名,归纳出证型,以辨证论治原则,制定“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清、补、消”等治法,使用中药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拔罐、气功、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,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。这一理论和实践体系历经数千年,从未改变。

在中药房里,诸如电子秤、煎药机等现代工业产物的使用,极大地提升了抓药、煎药的效率和准确性。电子秤让药物剂量的把控更加精确,避免人工称重的误差;煎药机则通过精准的温度和时间控制,更好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。但无论是传统秤砣称重,还是借助电子秤,目的都是为了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;不管是用砂锅慢煎,还是利用煎药机,都是为了煎出治病的药液。其背后遵循的仍然是中医的用药理论,没有改变中医治病救人的本质。

借助科学仪器,拓宽了中医诊断视野

中医诊断讲究“四诊合参”,但人体生理病理的复杂性,有时仅靠传统方法难以全面、深入地了解病情。B超、CT等仪器的出现,为中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。通过这些设备,中医医生能够看到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、结构和病变,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。

以肝脏疾病为例,传统中医通过望诊可能发现患者面色发黄,通过问诊了解其身体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切脉判断脉象变化。但这些信息只能提供初步的判断,难以明确肝脏病变的具体情况。借助B超或CT检查,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肝脏是否有肿瘤、囊肿,是否存在肝硬化等器质性病变,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病情,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这并不是中医依靠西医,而是中医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,丰富诊断手段,提高诊断的准确性。

科技融合,推动中医传承与发展

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,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,从分子层面解释中药如何调节人体生理功能,治疗疾病。大数据分析则可以对大量的中医临床病例进行整理和分析,挖掘其中的规律和经验,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依据。同时,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使得中医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医。

中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,并不是否定自身的传统理论和方法,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,实现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。这种结合,既有利于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,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走向世界,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我们应正确看待中医与现代科技的融合,坚定中医自信,推动中医在新时代实现新的跨越。

将现代科技融入中医,并非是将中医改造成西医,而是为中医这棵古老的大树浇灌新的养分,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,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,继续守护人类的健康。

中药材的成分和新功效被现代科学手段发现,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西医的贡献。

现代科学手段包括多种学科和技术,如化学、生物学、药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,并非专属于西医。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发现中药材的成分和新功效,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。中医本身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为这些研究提供了基础和线索。许多中药材的新功效是在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,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深入探究得出的。这是不同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,是对中医药宝库的进一步挖掘和认识,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,而不能片面地将其归功于西医。

中医人必须有智慧,必须自信。不要把新时代的新发明、新发现、都拱手划归西医。西医只过是抢先地,大幅度地使用现代科成果。中医也有科学的股份,也可以用。而且要加大力度地使用。

  • 电话:010-53352227  手机:1300-1195-567

    邮箱:csgjzyy@163.com

    地址:中国北京市丰台区花乡纪通东路78号一楼

  • 微信

    公众号

    微信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    抖音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zycfhlfx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